王姓的来源(王姓氏的由来)
王姓出自姬姓,周灵王太子姬晋,因直言进谏,使王上大怒,被废为庶民,迁居到琅琊,世代繁衍生息。出自妫姓,为古帝王虞舜之后,居于北海、陈留一带,因源出古君王后裔,世为王姓。出自少数民族,据《通志·氏族略》称:王姓,此皆虏姓之王,大抵子以王者之后,号曰王氏。

王姓的来源
王姓,中华姓氏之一,主要源自姬姓,部分源自子姓、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。“王”字,由三横一竖构成,三横代表天、地、人,一竖贯通天、地、人,这就是天、地、人都要归“王”管的不二哲学。上古时期夏、商、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“王”。“王”作为姓氏即来源于“王”这个至尊之位;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。
王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位列第8,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姓氏,主要源自姬姓、子姓、妫姓、复姓简化而及少数民族改姓等,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。王姓主要分布在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河北、四川、辽宁。截至2015年,王姓在中国姓氏中人口排名第一,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.41%。王姓约占汉族人口的8.8%,为北方第1大姓,而在南方地区,王姓只占汉族人口的4.5%,为第4大姓。

姓氏名望
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,占总名人数的5.19%,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;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.86%,排在第一位;王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.37%,排在第一位;王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.89%,排在第一位。
姓的介绍
姓者,统其祖考之所自出;氏者,别其子孙之所自分;"姓氏者,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"。据研究,中华古姓来源于图腾崇拜,系氏族徽号或标志。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,是基于"天道"的原始宗教崇拜、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。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。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。
《百家姓》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。按文献记载,成文于北宋初。原收集姓氏411个,后增补到504个,其中单姓444个,复姓60个。《百家姓》采用四言体例,对姓氏进行了排列,而且句句押韵,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,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、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,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《百家姓》与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并称"三百千",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。"赵钱孙李"成为《百家姓》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,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、吴越国国王钱俶、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42505705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vyouxia.net/zhishi/11125.html